“創業咖啡”是近年出現的新事物,點一杯價格不高的咖啡,就能獲得一天“免費的辦公室”。在這股潮流中,南京從市區到江寧,321人才創業咖啡館usb已經有近十家。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不少因為經營模式不明確幾乎走向蕭條。
  日前,國內首家以電商創業為主題的創業咖啡館在南京服務外包產業園運營,創辦者宋厚強,原本是阿裡巴巴市場部經理,目前承接著2014年青奧會天貓店等的托管、裝修業務。對於這家創業咖啡館的定位,他有著自己的策略,市場細分,只做電商:“咖啡廳只是一個附帶的東西,就是msata希望找一個地方,能夠讓大家有一些活動啊、聚會,旁邊還有一個培訓室,淘寶大學的一個培訓室。價格很低,300塊錢。我們還包咖啡包茶。是南京做電商的人經常聚集的一個地方。”
  對比之下,位處珠江路通賢橋的321咖啡館開業近兩年後卻有點“偃旗息鼓”。下午時分,記者在裡面獃了好一陣子,幾乎沒有客人上門。菜單也換成了和其他茶社或咖啡廳差不多的,均價三四十元一份,而大多創業咖啡起初定位都是不超過20元。店長無奈地說,本身是公益性項目,但至少得收支平衡,現在月月虧損,他們不得不想策略吸引附近的白領在這裡解決午餐、甚至打牌娛樂:“現在就是比較難取捨的,現在這家店不想它能怎麼樣,就是希望它可以回本,現在娛樂這一塊相當於是支撐這家店的收益至少一半吧。現階關鍵字段還沒有更好的想法,先維持吧。”

  小黑板上記錄的事件和牆上張貼的照片,仍在展現著這裡曾有的激情與夢想。自從2011年首家創業咖啡在北京中關村成立之後,全國颳起了一股創業咖啡潮,加上321創業熱潮,南京也迅速涌出了“車庫咖啡”熱,都想著在裡面坐坐,說不准哪天就找到志同道合者,甚至被獵頭、風投公司相中。但實際情況卻是:靠市場規律走進來的並不是想象中的創業者:“書記他們也來過剪彩,包括照片裡面你都能看到,去年政府這一當鋪塊,國家倡導321創業,可能每個政府比較積極地去響應。開開會啊,座談會啊,或者其他都會來這裡做。就像去年財政這一塊不是要壓縮嘛,包括公款吃喝啊,或者在這個風氣上面這邊活動會相應減少一些。慢慢地也就悄無聲息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這裡變成中午上班族來這邊吃個簡餐的地方。”
  321咖啡館仍在支撐,繼續做公益性的平臺還是先走盈利的道路,合作團隊還在掙扎。而有媒體報道:棲霞區創辦的“車庫咖啡”已經徹底倒閉,上面提到的宋厚強在租辦公室自己的電商主題咖啡館開業前還去了看了下鼓樓區的支點咖啡和江寧區的創智咖啡,也都還在模仿學習的路上,”營銷思路模糊、市場定位不准確”成了通病。

  宋厚強說,這些咖啡館不少是政府牽頭來做的,比如說江寧科技園牽頭,南大和鼓樓科技園牽頭,有時候概念超過了實質意義。因為無論是創業咖啡,還是其他咖啡,首先裡面的咖啡要能喝、服務要標準,有些現在卻連服務員都沒有,人員全部兼職:“當時全國都流行創業咖啡,大家都想去做,然後政府有概念需求,那個時候政府有資金支持。沒有人會持續創意去做一些活動,它沒有贏利點。而且大家都有自己專業的事情去做,誰也不可能把時間耗在這種公益事業上去。”
  同時,沒有分清南京市場的需求,與北京廣州更商業化的氛圍不同,南京的資源、氛圍都不一樣,不少創業者卻忽視了這一點,在“車庫咖啡”這樣一個炫目的詞下,全面撒網:“在南京本來投資氛圍就弱一點,天使投資,初期投資更少;另外一個是技術資源,你看它海澱區附近都是騰訊,好多公司在那邊,它那邊都是做這些技術的一些人,人群都很多。在南京做的話,面太廣了,動不動就做這個主題,明天換另一個主題,誰來組織呢,誰來平衡呢。我們更集中,基本集中到一個行業裡面,來的人基本都有共同話題。”
  【江蘇新聞廣播(南京地區fm93.7)丁鳳雲、實習生黎曉林】  (原標題:創業咖啡的苦和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31ietl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